【中二呓语】我开始讨厌群聊了
这里是我的【中二呓语】的第一篇文章。本质上是找不到人聊天了,但是心里面又有很多话想找个地方说出来, 最后想着顺便用来水博客的一些碎碎念。不过我感觉以我的性格,这篇虽然是第一篇,但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篇了。 毕竟我已经发展到了连自己博客放在哪里都不知道的无可救药水平。
唉,但是还是想乘着这股劲,写一些让自己未来五年十年之后读起来会尴尬得不知所措的小短文。
不过我有些隐隐约约的感觉,用“中二” “呓语” 这两个词来提前对文章做定性是个很不妥当的事情。 显得我很会对别人做预期管理。
想想,诚心问自己,写这些东西 “真的” 只是在发泄情绪吗。 难道这股写的欲望里,就没有一丝想要被人读到,想要被人称赞,想要被人认可,证明自己杂乱思绪的价值吗? 把一个带贬义的形容词,一个原本中立,但在现代被用来阶级斗争文学青年的词,混搭在一起,用一对全角中括号包起来, 难道就没有一丝想要先假装贬低自己,实质上在提前降低别人预期,以图用惊喜感来打搅别人评断的客观性的狡猾在里头吗? 当一个东西价值只有 10 块钱的时候,我先提前跟顾客贬低其价值其实一文不值,这样在顾客买到手发现还有 10 块钱价值在里面的时候, 不就喜出望外,觉得自己捡到不错的东西了。这样用标题,显得非常不诚实,极其没有独立性。
但这也不能怪我,也是要怪我在从儿童到中二青年的这段发展期间,并没有能够树立起什么自信。 谈到 15 到 24 岁这段中二人生,真是充满了为了挤进某个群体,而不得不做出的滑稽表演。
总之这篇大概要聊的是我这一个月断断续续在思考的一些东西。 我是一个表达欲望极其强烈的生物。写博客也好,水群也罢,发 fediverse 和逛论坛更是不少。 但最近这一两个月,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就会往别的水群去转,比如最近看 《败北女主太多了》看得很上头, 于是一旦看到有意思的二创就转发,看到有意思的内容也转发。
这些水群基本都是某个在网络上比较有人气的 TG 频道主的个人群,话题通常不单一,基本也围绕着群主来。 于是当群里在聊某个话题,而我有一个自己觉得很棒的东西想发出来的时候,读空气觉得不合适插入打断别人,最终还是放弃了发送。 次数多了,也觉得自己有点不合群,有点开始凹人设。
当然,也有那种 xx 话题相关的 “交流群”,但那种从我个人经验和个人偏见,也会在一段时间后演变成类似 TG 频道主个人群那样的,抱团取暖同温层。 甚至于因为是 “话题交流群”,衍生出来的个人崇拜和特权赐予(比如给某人一个群管理 title 之类的行为)等一系列恶心到要吐的行为更加泛滥。 没有了独裁,人人自发群雄割据。最后再在个人崇拜的不对称的撕逼中裂变出多个小团体,组成一个又一个新的同温层。
批判成这样了,那我是为了什么而水群呢。某天我就在深思这个问题。 然后发觉自己又在犯青年时期的错:为了不孤独的心情,病态地发展成了想靠一个虚拟的,靠内容堆砌而去塑造的认可度高的人格。
在这里就还要引入一个更早前的思绪:互联网头像对我的心智影响。
人类是一种视觉为主导向的生物。眼睛看到的事物总会在大脑判断时作为举足轻重的权衡物而存在。 也有老话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其表达的含义和字面意不强相关,但也间接证明, 从古至今,人类对视觉的信赖程度,视觉对人类的影响的重要性。
在长期水群的过程里,我常常发觉某一成员的发言实质上并不会被用来作为构造其本人,而是为其昵称和头像这一虚拟标志物去塑造人格。 这似乎有些反直觉,但愈发细想则愈觉得如此。前段对于视觉性的叙述便是用于此处的实证: 某人的某段发言,实质上在我的大脑里只与其 ID 和头像绑定,并不与其真实人格绑定。 这种绑定是双向的,再看到相似头像时,这种人格形象的绑定也会被赋予到使用相似头像的这个虚拟身份上,影响我第一印象的评价,更直接影响我的社交方式。
而这种未被察觉的思维方式,在与使用美少女头像的群成员的沟通中影响更加深刻。 我是会无意识地将沟通对象当成美少女,将某种虚无缥缈且自大的幻想映射在对面身上, 妄自期待,妄自失望。我无数次告诫过自己,但也无数次犯下同样的习惯性思维的错。 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在这里细细展开。
「不可以把自己的印象强加在别人身上。
人们只能要求神明保持完美,不能从其他人身上追求『理想』。那是软弱的态度、应受憎恨的罪恶行为、应受惩罚的怠慢,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天真思想。」
这一大段对头像和视觉的民科式胡说八道说到底想表达的内容就是: 每个人在群聊里都是一个底边 VTuber,要竭尽脑汁给自己的皮套去增加更多的标签和印象。 在群聊中,由于聊天的本质是个 KTV 包房式的群体联谊,个人身份在这种环境中格外重要。 在群聊的大派对里,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身份,迟早会被不断涌入派对的新成员,或是已有的派对高潮盖过去。
想成为这个派对里面的核心,需要鲜明的发言特性来塑造极具特色的人格,用这种方式来启动与他人的沟通。 有点像过家家,这个 ID 和它所绑定的头像是个阴郁的人,是个可爱的人,是个活泼的人,是个派对咖,是个高傲的婆罗门。 每个人都在这个派对游戏里创建新角色,设定角色,维护角色人设。 这个 ID 和头像一旦被认可,立刻就会成为束缚,决不可 OOC (Out-of-Character: 不符合原著作品設定的行為舉止),要始终扮演好这个角色。 同时通过迎合他人认可的人设塑造,来获得自己的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由此来确定自己在这个社群中存在的价值,顺带着完成个人认同欲求的满足。
这种大家都在角色扮演的社群(或者说在角色扮演但其实自己并不知道), 每个人都在向外散布着 “It’s not okay to talk about your feelings” 的气场。
这里是在 troll 那个北美的 “It’s okay to talk about your feeling” 梗,偷的。
派对愈发热闹,每个人都想登台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并没有空让我抒发溢出的情感。 要么奏,要么舞。不知道别人的期望,表演错角色的人,是会被逐渐淡化出社群的。 他们甚至不愿爽快地踢人出去,生怕脏了自己,于是靠着逐渐无视这样的凌迟手段,折磨到人自己退出。 我很遗憾的是我在大量的社群中混出八面玲珑的技巧后,才发觉在这种环境里是没有自由讨论环节的。
似乎还有一个可能性:由我来主导,建立一个以我为中心秩序的新的群体。 我要公民大会!我要自由讨论!我要建立一个象牙塔,一个乌托邦!一个让一帮人因为感兴趣的话题而聚在一起的自由飞地! 可以让大家无畏地吵架撕逼,分享兴趣爱好!这里没有众星捧月的情况出现! 你是谁和你所表现的人格都无所谓,也没有人 care! 在这个由我主导的地方,唯有内容和观点才是重中之重,唯有观点和观点之间冲突出来的火花,才是整个这个地方最重要的灵魂!
放屁!连现在的小学生都知道做这种白日梦很羞耻。
我确实在大学时期抱过这样的愿景,很可惜这只是我又犯下的一宗傲慢的罪行。
没有人需要这种地方。就算建起来了的,也只是社交不如意者互相舔舐伤口的温室,又是一个新的同温层而已。
从最开始就应该要撕碎群体,把人和人全部隔离开来。
从最开始就不该建立起群聊,不该让“想要得到认可”的精子,射进 “来组一辈子的乐队吧” 的卵巢, 和“别人的期待是什么样”的卵子结合,生出一个 “得不到别人认可的人生就完蛋了” 的怪胎。
从最开始就要意识到,人类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会合体培育出恐怖的社交怪物, 这个怪物会把大家都吞掉,把一切都吞噬掉,留下大家曾经真挚的心在怪物的胃里面腐烂。
用了小学语文老师强调了好几遍,要在作文里减少使用的,夸张的排比手法。 看着很吓人,所以我究竟又领悟到了什么呢?
不可能领悟到,让我从这种射完高潮之后的贤者时间里,觉得手冲很没意义,于是这辈子再也不看小黄片了,成为圣人了。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还会再沉迷认同感的。 认同感能带给我的高潮快感,远超对着 R18 色情漫画发情的身体高潮。 不如说用粗俗黄色段子来形容反而不准确,其更像网瘾这样的毒品,不断提升阈值,某天没有吸进白色粉末就浑身发痒发抖了。
这就是我过去踩下的交往陷阱,现在正在挣扎爬出的交往陷阱,未来还会沉入的交往陷阱。
唯有别人认同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吗?一定要挤进某个团体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不对,错误的。
除开掉我在把被人认同当作让我觉得很爽的精神飞机杯这一点欲望之外, 其实总是需要靠别人来帮忙证明自己很有价值,是我还不够享受人生的一个事实证明。 还在尝试长成别人认可的模样,也是在逃避自己不认可自己的一个事实证明。
跟自己和解不了,于是靠社会认可来安抚内心,让自己觉得自己没错。 爱上自己真的太难了,还有着 “认识我自己”,“接受我自己” 两座大山跨不过去。 和大家排排坐,围在一起互相安慰的世界轻松多了,不知不觉就走了捷径。
但我终归还是发现这条捷径根本不通往理想乡。